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医药卫生正文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必须克服四大障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4 浏览次数:215

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国医药企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发生纠纷的多发地带.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总体上表现出全线扩张的上升势头,并释放出卓而不凡的巨大潜力.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外贸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将会加剧.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克服的主要困难与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金融危机及相关不确定因素的负面影响仍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显出触底迹象,普遍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3%之间.据IMS统计,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相对表现较好,将增长4%~6%,市场规模将超过8250亿美元;到2013年,全球医药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4%~7%的速度,届时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

尽管医药行业的预期好于其他行业,但危机带来的影响依然不可低估.各大跨国制药企业为缩减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普遍开始紧缩支出,重组内部机构,调整研发重点,暂缓上马新项目等.受国际市场需求整体萎缩和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其中,中成药贸易将会继续出现逆差.一些相关保健品及用于康复和理疗用途的按摩器具产品出口面临的阻力短时间内亦难消除,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欧美,印度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将会对中国制造的医药产品加以限制,出现了更多赞同贸易保护的观点.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重商主义导致的出口盈余损害了全世界的利益,且这种政策是掠夺性的.”国际大气候决定了贸易摩擦将在所难免.而同时,美国等国家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也会继续对我国施压,不排除发生新一轮的币值之争,我国面临的整体贸易环境将会十分复杂与严峻.

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日益紧迫

2008年,我国制药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为5949家,累计销售收入656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额仅为1.1亿元人民币.工业百强合计销售收入为2469亿元人民币,百强企业整体集中度为41%,而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销售总收入占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从1993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45%.美国排名前十位的制药公司占据了全美90%的销售份额.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制药企业,其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5%~20%,而我国制药企业的这一比例不足1%,优秀的企业也很少超过5%.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我国医药产业深层次发展的关键问题.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同时,国内风险投资市场尚未建立,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间环节出现严重断裂.目前,我国医药研发的主体仍然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大部分企业无法成为医药研发的主体,使一些关键性产业化技术长期没有突破,制约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下游深加工产品领域延伸,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产学研贸出现了严重割裂.尽管我国医药制造产业集中度有了较快提高,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企业多,小,散的现状制约了医药创新能力的提高.

此外,在商业流通领域也同样存在集中度低的问题.2009年,我国共有1.3万家医药批发企业,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为4699亿元人民币,前三大批发企业——国药,上海医药,九州通的销售额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占市场销售总额的21%左右,而另外的约1.25万家的销售额加在一起不到700亿元人民币,只占到15%的市场份额,平均每家约为560万元人民币.美国前三大医药批发企业Cardinal,Mckesson和AmerisourceBurgen的销售额就占整个市场销售额的90%,排名前十位的医药批发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达到96%.我国医药商业领域过多的小企业导致无序竞争严重,服务能力普遍不高,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与医院利益捆绑的暗箱操作十分盛行.

能耗大,污染重和资源浪费对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我国医药产业是环保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大部分化学原料药生产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附加值较低,三废处理,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在我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的背后,资源和能源的牺牲成为难以计算的成本.我国的青霉素工业盐年产量为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0%;维生素C年产量超过3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0%;柠檬酸年产能已达7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65%.甚至许多贫穷国家都不生产的大宗原料药在我国还进行着大规模的生产,产业发展环境并没有由于产值的增加而改善,反而更趋严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中药资源保护相关法规建设滞后,中药材的种植及生产方式较落后,缺乏必要的组织,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种植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市场信息引导,致使中药材的开发利用处于无序状态之中.一方面,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部分品种处于濒危的境地,甚至面临灭绝;另一方面,因为盲目种植,导致大量积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许多中药材通过初级产品形式,以很低的价格出口.如我们常用的500种中药材当中,必须予以保护的就达112种,其中濒危10种,稀有38种,渐危46种.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的生产.

普遍缺乏国际认证的产品和国际市场运作的经验

入世以后,国内外市场的界限日益模糊,中外企业之间呈现多方博弈的格局.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当中,我国医药企业主要有三大明显短板:一是获取国际市场尤其是规范市场准入的能力不足.我国大部分化学原料药产品没有取得国际市场进入许可证,制剂产品通过美欧等发达国家cGMP认证的更是少之又少,不足20家.二是企业普遍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国际化营销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做产品,不做市场,没有真正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三是在与国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也不尽妥当,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其中,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与国外企业产生纠纷的多发地带.我国在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版《专利法》中,就对药品化合物实施了专利保护.同时,根据1992年中美签署的《中美知识产权备忘录》,对1986年至1992末在美国,欧盟,日本等40多个国家取得专利的药品发明给予一种追溯性质的行政保护作为弥补,从而为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了重要的法律制度.入世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与对国外专利医药产品进行保护形成反差的是,我国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却寥若晨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公报》中,我国化学药物专利申请极少,而且多为工艺或剂型改进的专利,国外申请则占到9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新化学合成药物;中药专利申请数量相对较多,但普遍质量不高,即使给予授权,其保护范围也很小;生物药物的专利申请我国虽然占到近一半,但发明的创造性和质量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

总的来看,尽管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充满荆棘与挑战,但前景却会越加光明.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医药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抓住每个机遇,积极开拓,勇于进取,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中国国内市场经过调整与重组,也有望实现良好的运行秩序,释发出更大的商机与潜能,成为国际医药企业特别青睐的巨大市场.中国跻身世界医药强国之林为期不远.

下一篇:艾灸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