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玩具正文

成本倒逼 玩具企业内迁减压成潮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2 浏览次数:77

金融危机的阴霾刚散去,一度低迷的国际市场开始好转,这似乎让曾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我国玩具企业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用工,原材料等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汇率变化等压力,又让玩具企业再度一筹莫展.在各种成本压力的蚕食下,玩具制造业利润逐步蒸发.按一些东莞玩具制造厂家所言:“今年玩具制造业的利润较去年下降了10%左右.”玩具出口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无奈之下,部分有实力的玩具企业开始在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建设新的玩具加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一场通过产业转移的“减压”运动似已悄然拉开序幕.

在玩具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东莞哈一代玩具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毛绒玩具生产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陆先生告诉笔者,哈一代已经逐渐将生产线转移到内陆.早在2004年,哈一代就在河南驻马店建立了工厂,仅在东莞留下研发和销售的环节.“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二也是能更好地利用内陆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陆先生说,“除了哈一代,很多同行也都开始在内陆建厂.”笔者随后致电多个实力不错的东莞玩具企业,了解到的情况都是已经或正在考虑建厂事宜,而江西则是很多东莞企业新厂的首选地.比如,成立于1989年的东莞利士玩具公司有关负责人就告诉笔者,该公司2008年已开始在江西建厂.

山东威海泰格玩具有限公司的徐女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坦言,原材料和劳工成本上涨是现在所有玩具企业面临的情况,而在内陆建新厂则是一些有实力企业应对高成本的措施之一.徐女士透露,泰格已在淄博,临沂等山东省内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地区建了几个厂.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宁波奥利多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吉力奔波于江苏,江西等地考察,为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建厂地点.黄吉力表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生产在内陆省份,研发,销售在沿海省份,从而降低成本压力的思路是对的.但是,黄吉力也坦言,相比之下,内陆地区的区位优势不大好,配套设施不够健全,运输不够便利,劳动力素质不够高以及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也有所欠缺,这些均是内迁企业实际面临的困扰.

除了内迁建厂之外,玩具企业还各自因地制宜地采取减压措施.哈一代从2006年开始,便看到国内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并逐步由以内贸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外贸业务目前只占公司业务总量的20%.今年,哈一代的订单量又创新高,比2009年足足增长了30%.

专做礼品出口的奥利多则一直注重新材料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近年来,奥利多抓住低碳经济等理念,推出了生物可降解产品和环保高分子发泡制品,迎合了国外客户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然而,笔者也了解到,一些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在成本重压面前,既无力转移,也无新可创,往往只能选择关停或转产家纺,服装等产业来另辟生路.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